这几年生物圈吵的不可开交的一个话题你大概也感兴趣:到底该不该把那群天杀的蚊子从地球上彻底抹去?

作为引发灾难的罪魁祸首,蚊子所引发的人类命案绝不少于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动物。说起制造痛苦,也鲜有动物能比蚊子“造诣”更高。
虽然其体长只有4毫米左右,但它却完美诠释什么叫“短小精悍”,骚扰能力实属上乘。等你后知后觉发现腿上的痒包时,为时已晚。
- “这是一场战争,”
美国约翰·霍普金斯大学的昆虫学者George Dimopoulos说这话的时候,面露苦涩。

George Dimopoulos
其实George这话一点都没有夸张,而且,“消灭蚊子”这个话题本身就挺不靠谱的……
人类与蚊子的战争少说也持续了上千年。从农耕文明到电气时代,人类和蚊子双方都曾不止一次想把对方赶尽杀绝,但双方之间的战争却一直“有来有回”。
来看看人类大战蚊子的编年史:

1881年,法国政府开始挖掘位于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的巴拿马运河。在热带沼泽地峡动工的这十年中,约有22000名工人因黄热病死亡,法国政府最终不得不停止该项目。

1900年,美国军医Walter Reed发现:传播黄热病的罪魁祸首正是蚊子!

1904年,美国政府接管了挖掘巴拿马运河的项目,并通过排干沼泽地内的水、用油覆盖死水杀死幼虫和安装纱窗等方式来对抗蚊子,或者说是对抗黄热病。
- “只有控制住蚊子,开凿运河的项目才能顺利实施,”
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的昆虫学者William Reisen说。

1939年,瑞士化学家Paul Mülle偶然间发现二氯二苯三氯乙烷(俗称DDT)能杀死蚊虫。
于是在1962年,人类通过喷洒DDT摧毁了西半球大多数地区的埃及伊蚊。然而,DDT是一种破坏内分泌的杀虫剂,它具有生物累积性。这不仅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健康隐患,还导致秃鹰等大型食肉动物难以繁育后代。
不过真正的噩耗是:蚊子们迅速地形成了抗药性……

1972年,美国禁用了DDT。在此一年后,美国又引入了一种名为氯菊酯的人造杀虫剂。
虽然它能有效地杀死蚊虫,但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,蚊虫对此制剂又有了普遍的抗药性。
- “人类和蚊子又打成平局了,”盖茨基金会的昆虫学者Dan Strickman说。“大多数新型杀虫剂的有效性只能维持几年,随后蚊子形成抗药性,人类又要继续研究新的化学产品了。”
科学家后将此称为“杀虫剂的轮回”。

1974年,科学家又开脑洞,用辐射降低57000只雄性蚊子的繁殖能力并把它们释放在肯尼亚。人类的算盘是:如果雌性蚊子勾搭上被辐射过的雄性蚊子,它就无法繁殖后代了。
不过由于经历辐射后的雄蚊过于虚弱,无法交配,这项计划最终宣告破产……

20世纪80年代早期,人们发明了防御蚊虫的蚊帐,这是预防疟疾的最廉价方式。
但悲剧的是蚊帐并不能防御埃及伊蚊——与传播疟疾的其它蚊子不同:埃及伊蚊在白天攻击人类,并且,为了保证病毒量的充足,它会在首次攻击完成后的数秒内再次发起攻击。这样一来,人类就一定会感染上埃及伊人携带的任何疾病。

2009年,一家名为Oxitec的虫控公司开始尝试对雄性蚊子进行基因改造,从而实现一种致命的转变。
这些转基因蚊子疯狂繁衍出的后代都继承了被改造后的基因,然后死去。在试验区,OXitec公司消灭了超过90%的蚊虫。
不过,为了实现这个计划Oxitec公司培养了数百万的转基因蚊虫,并一直在释放它们。这事引起了很大争议。

2016年,国际原子能机构基金会试验了一些项目,以复兴和改良辐射灭菌的方法。
直到现在,人类跟蚊子的战争依旧在继续,双方各有胜负。
不过近几年蚊子凭借“寨卡病毒”扳回了一城。

埃及伊蚊在巴西疯狂传播寨卡病毒,并导致成千上万的婴儿带有先天缺陷,这引起巴西社会的广泛担忧。
看到这可能有人醍醐灌顶:原来被蚊子咬一口最严重的不是让自己抓痒抓破皮,而是丧命。

那么问题来了:为什么生物圈还有人不支持消灭蚊子?难道仅仅是因为蚊子很难彻底被消灭吗?
答案当然是否定的。
这些不支持消灭蚊子的人里,大部分人都在担心一个问题:当蚊子从生物链里彻底消失之后会给大自然带来多大影响?

在1974年,生态学家约翰•阿迪科特,发表了关于猪笼草内的捕食者与猎物结构的发现,表明有蚊子幼虫存在时,原生动物多样性更加丰富。他认为,蚊子在进食时控制了原生动物中优势种类的数量,使得其他原生动物得以生存。
除此之外,很多成年蚊子依靠花蜜来给自身提供能量,而这说明如果没有蚊子,数千种植物就将失去一种传粉媒介。
当然,受影响最直接的就是蜘蛛、蝾螈、蜥蜴和青蛙这些以蚊为食的动物。

也就是说,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操上来说,彻底消灭蚊子都是不现实的……
既然消灭不了对手,那我们也只能多了解对手了
其实世界上所有的蚊子加起来一共有3000多种,而吸血的蚊子却只有几百种。在这几百种蚊子里,也只有怀孕的母蚊子才吸血。
不过不幸的是,你卧室里的蚊子基本都是吸血的母蚊子。因为不吸血的蚊子压根不会冒着生命危险往你那凑,它们都是严格的素食主义者。

顺便辟个谣,“蚊子喜欢喝”O/A/B/AB型血“的说法也是错误的,因为到目前为止,科学界还没有权威研究能证明蚊子咬人和血型有关。不过蚊子喜欢叮汗多的人这事却是靠谱的。

其实关于蚊子种群的死活以及云里雾里的”生物多样性“,普通人没那么关心。多数人唯一关心的是:卧室里的蚊子怎么才能死绝…..
评论前必须登录!
注册